漓江出版社

漓江书院

漓江40年 | 此生有幸在漓江

2020-11-24 19:49:27

  

2.jpg

何伟,漓江出版社南宁出版中心总监

今年漓江出版社40岁了。到今天为止,我在漓江出版社待了整整18年。18年,对一个人来说,意味着整个青春,但我从未后悔。我总觉得,在某种意义上,是漓江社滋养了我,培育了我,也成就了我。

  初识“漓江”:团队力量无穷

2002年10月,我入职漓江社。当时,我正站在职业道路的十字路上,不知何去何从。其时我已在广西经济信息报社工作了10年,但是报社撤销,我分流到广西计委印刷厂。虽然厂里有意给我更多与文字打交道的机会,我也很努力融入新岗位,但那时的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在半空中飞翔的鸟,无法高飞,也落不到坚实的土地。既然暂时没有出路,那就做好眼下的工作。在厂里,我做质检员,也做业务员。因为自己是学新闻的,“胆肥”,给出版社送校样,常常借机与编辑聊天,还指出校样上改错的地方。出乎预料的是,与编辑的这种互动,竟然为我打开了一扇门,“开门”的人,是当时的社长张武和李放老师。

李放老师是领我入门的恩师。依稀记得,李放老师是在2002年六七月入职漓江社的。当时工作地点在广西物资集团三楼一间小小的办公室。在门口挂上牌,上书“漓江出版社南宁工作站”,工作站就算成立了。分管南宁工作站的是韩赣东副社长。

在我到漓江出版社前,张武、韩赣东等社领导已经为教辅产品做好了布局。刚入职时,就有三套书等着我们:(1)地文教材《广西社会》(五年级、六年级上下册,14 个地市均有地方版,共56个品种)已经在广西教育厅立项了,需要做的是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编写,并通过广西教育厅的审定,发行方面则需要与各市教育部门谈好合作方式;(2)《新课程学习手册》(人教版小学语文、数学,一至六年级,分上下册,共24个品种)也已经上了教育厅教辅目录,可以进入编校环节了;(3)与新华书店合作的《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》,这套书的版本和品种也很多。对此,我的理解是,虽然社里的中外文学图书在市场上很有号召力、影响力,市场销量也很好,但是,作为一个出版社,既有文学图书,也有教辅图书,“两条腿”走路,对出版社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。南宁工作站的创建目的应该在此。

当时人少事多,但是李放老师总能把事情安排得极为合理妥帖。李放老师曾在南宁十一中(现在的天桃中学)做过多年的数学老师,后在广西教育社做编辑室主任,业务很好,为人正直而且低调。她的作者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很丰富,工作起来游刃有余。最重要的是,在工作中,她把身为编辑应知应会的,全部教给了我。比如编辑工作的方法、接人待物,甚至包括用PhotoShop处理图片,用飞腾软件排版。印象特别深的是,有一次为了赶做送教育厅审读的《广西社会》样书,我们就在办公室用喷墨打印机打印文稿,打印极慢,夜里2点才完成工作。我那会儿还年轻,希望有人来接我,但是没有。我正懊恼,李放老师顺势开导我:“一个女人,要学会独立。有自己的爱好,有自己的事业,就任何时候都不会感觉凄惶孤独。”“一个人要感觉幸福是极为容易的,办法很简单,就是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短处,多看别人的长处,与身边人处好了,也就幸福了。”李放老师的这些教诲,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。

1.jpg

2006年7月,南宁中心到广西桂平搞团建。左一为魏志明老师、左四为时任副社长张千骥,右二为李放老师,右一为杨海涛。左五为本文作者

2004年10月,魏志明、文龙玉老师从桂林到南宁工作。张千骥副社长也在此前后到任。在2005—2007年,何锡茂、肖丽新、杨海涛、潘小鹏、苏子新、黄春、黄玉东依次入职漓江。2009—2010年,欧华鹏、李世恒、刘项鹏、梁志、黄圆等陆续入职漓江社。漓江社南宁工作站因此变成了南宁出版中心。当时的编辑部,故事很多,为了赶活,文龙玉在办公室干通宵,累了直接在地上打地铺。为了校对《广西社会》丛书,徐明带队,甘智洪、秦灵、李浩清等从桂林来到南宁,在七星路的酒店,“白+黑”地工作,待了整整一个星期。我也因此对徐明的定力有了深刻印象。组稿、编辑、组织教材研讨会、教材教辅核价,我都参与了。为了确保图书质量,我们发动了社外力量。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的朱小平、李向辉、朱国友、李楠等老师,也都给过我切实的帮助。为了写这篇短文,我查阅了2005年的漓江出版工作总结,以及《广西社会》历年印数。统计数字是,从2004年秋季至2007年春季,《广西社会》6次印刷的总码洋为2000多万元,2005年《新课程学习手册》销售接近100万册。这些成果,是社领导战略布局的结果,也是团队精诚合作的体现。

沉浸、思考:“漓江精神”有大

说来惭愧,我对于“漓江”的深度认识,竟然始于社外。2013年,因一部诗集《哑语集》我结识了上海诗人梁雪庄老师,并在编校往复中成为朋友。雪庄老师是个典型“书虫”。他的书房、卧室四壁皆书,且按内容分类,每本书都记录着购买的时间和地点,任何时候,要找旧书,核对原文,不出10分钟,他准能找到。最重要的是,他收藏有漓江社最早的蓝版与红版“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”。他还曾炫耀式地拿出漓江版的杰克·凯鲁亚克《在路上》,我当时看到了张谦老师、沈东子老师的名字,立即“脑补”张谦老师青春的侧影,心生羡慕:能够一辈子与文学在一起,该是多幸福的事啊。

2016年起,我开始编辑漓江出版社原总编宋安群老师的作品《天籁地声——广西情歌之旅》,后来又出版了《天歌地唱——广西当代山歌笔记》,前后历时4年。我们在微信的日常交流很多,如果算起字数,应该有几万字了。从他那里,我知道了外国文学编辑室的故事,知道了“八大牛人”:宋安群(俄语专业,编辑室主任)、吴呵融(英语专业)、吴裕康(德语专业)、金龙格(法语专业)、沈东子(英语专业)、莫雅平(英语专业)、汪正球(日语专业),上述七位都是创作、出版、翻译“三栖学者”,当然还有当时的领军人、副总编辑刘硕良先生。在我的眼里,这些名字,都像宝石一样,闪耀着光芒。

宋总常说,做书要做有营养的书,做事要舍得吃苦,舍得下力,要努力追求极致。在编辑《天歌地唱——广西当代山歌笔记》时,英文书名的翻译他专请沈东子老师帮忙。沈老师是著名作家、翻译家,还是出版家,他起的、审定的书名别有文学的光泽。

从宋总身上,我慢慢地懂得了编书审稿的许多“讲究”。在我看来,这种“讲究”,不光宋总,漓江社的老一辈也都践行着。这个“讲究”实际上是热爱、严谨、坚韧、包容、创新,它是老漓江精神的内涵,也是刘迪才社长倡导的“新漓江,新文艺”精神的要义,是漓江社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血脉。在这种精神的滋养和鼓舞下,我每天都告诉自己,要更努力一些。而付出总会有回音,多年来,我所编辑的图书也获得了一些奖项:《兵妈妈》获第八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文化作品奖,《从黄河入海口到塔克拉玛干》获第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,《面朝大海——北部湾生态笔记》获第十七届广西优秀图书奖三等奖,《天籁地声——广西情歌之旅》《唯有山川可以告诉》获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。

在漓江社18年,陪伴我、支持我、温暖我的人很多。刘迪才社长到任后,漓江社南宁中心的办公环境改善了,工资也涨了,我和小伙伴们终于获得了一种有尊严的生活。梁志副总编,放手让我外出组稿,让我看到了外面的绚丽风景,视野与人脉皆得以开拓。还有跟我同事多年,至今仍共事的,比如海健灵、秦瑜蔓、欧华鹏、苏子新、杨海涛、黄圆、霍丽、包先芳、廖珊、张津理等,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,远远超过我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,他们的肯定、鼓励、陪伴很重要,因为他们,也因为漓江,我才活成了现在的样子。感谢他们,感恩漓江。


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