漓江出版社

漓江书院

漓江40年 | 奔流、奔流

2020-11-26 15:45:06

  


李弘.jpg

李弘,漓江出版社副社长

历史,譬如漓江两岸的风景,江水有多长,风景就有多长,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,内在的变化和差异往往积累而生,远远看来,差异顿觉明显。传统,恰似漓江奔流,尽管时光变换、江流景移,而漓江气韵生动、烟云流润、神气俱足的独特秉性经年不变。

漓江畔的漓江出版社,作为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,在我看来,和身旁的漓江,其实是一体的。漓江,就如真山水;漓江社,则像文人山水。在艺术评论家看来,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,不仅可以借宋人平淡天真之丘壑、元人萧疏简远之意境得以呈现,还可凭借抽象笔墨予以体现,并含蓄表现艺术家各自不同的气质禀性与文化性格。

我觉着,这正是漓江社的文化精神。

漓江社出版的第一本书,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合集《白夜》,书号10256·1,时在1981年3月,正好纪念这位作家离世100周年。

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称为“先知”作家,“能够从堕落与黑暗中指出未来世界的远景,说出上帝的秘密。”他的伟大,让研究他的瓦·瓦·罗扎诺夫成为白银时代俄罗斯最重要的散文作家、文学评论家之一。

而《白夜》只是漓江社宏大出版工程“外国文学名著”的第一本书。在扉页上,我们看到当年出版者的出版说明:“为了帮助读者扩大视野,认识世界;为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外国文学研究工作,借鉴创作经验和技巧,本社特陆续出版‘外国文学名著’。”

其后,除了“外国文学名著”系列,更是推出“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”“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”等系列图书。

这其实是一个不解之谜,也是漓江社的幸运。从漓江社诞生起,它的创始人就给它定下来一条规矩:扩大视野,认识世界。

2019年,我在一所大学推介漓江社图书,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位教授激动地和我交换联系方式,她脸庞潮红、汗珠细密,口中连连说道:“漓江社让我们打开了看世界的窗。感谢漓江。”十几分钟前,我正崇敬地看着她在演讲席上畅谈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价值。

山中何所有,

岭上多白云。

只可自怡悦,

不堪持寄君。

这是陶弘景应答皇帝的一首小诗。陶弘景这首小诗写作于齐梁之间,以岭上白云隐喻山居的高旷,机智隽永。显然,此山已非彼山,景色也绝非自然风景这么简单。

漓江社常年耕耘中外文学和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出版,个中滋味,如有外人问来,恐怕远不是“只可自怡悦”这么简单。文艺类、人文类、社科类的经典著作,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,甚至可以重塑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正好比“岭上多白云”。

董其昌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有一句点睛的话:“以蹊径之怪奇论,则画不如山水;以笔墨之精妙论,则山水决不如画。”漓江只是一条多年年平均径流量不足40亿立方米的小河,但是它所拓展的沿途风景,正如中国文人山水画的活现,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。而漓江社在中国出版界的独特存在,以及它对读者40年来的影响,当得起“漓江,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奔流”。

“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。”

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出版行业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变化。从产品角度来说,从电子图书到有声读物、在线教育、知识服务、文创产品等,产品的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融合发展才是出版社发展的方向。

数年前,我向北大教授龚鹏程先生请教文学的文化和知识。龚教授以《诗经》为例,详细解读其中提到的植物古今对比,听来令人茅塞顿开。其实,从他的话里,我认识到对现实问题有深刻反映和独到见解的图书,指导人们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。这也就是漓江社现在所标榜、打造“有知识的文学、有文化的文学”的起源。

为艺之道,为继承而继承者必死而已,而为创新而继承者,必有所成。做出版,应该也是这个理。

40年来,一代代漓江社的同仁在中外文学、人文社科图书出版的道路上坚持、奔跑,如漓江之水,奔流不息。

今天,站在漓江边上,我们也在思考,是什么样的信仰支持漓江人坚守文学出版呢?我觉得就是写在《白夜》扉页上,让读者能“扩大视野,认识世界”这几个字。这也是所有漓江人的“精神货币”。

美国当代修辞学家肯尼斯·伯克对“精神货币”是这样解释的:

“精神货币是指基于同理心、目的、信仰,经过自身储备,在基因传承力强大的文化人之间,或者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流通的媒介,并且体现为不同代际知识人之间在学脉上的传承。”

原来如此。

董其昌在《容台集》里谈做人和学艺:“用人欲兼收,一门则局;行法欲画一,多门则乱。”如果用在漓江社的发展上,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:漓江社的融合发展需要兼容并包,多多学习别人的长处,以某一榜样为圭臬就会受到局限;漓江社的出版方向和我们的“精神货币”应该坚持并传承,不能贪多求广,否则贪多嚼不烂,一事无成。

陀思妥耶夫斯基说,土壤,就是民族、种族、自己的血缘和传统。

漓江,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奔流。


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